牛顿创始人徐继哲:区块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新的组织结构、协作方式和激励机制

2018年世界区块链峰会(World Blockchain Conference)于4月3日在中国北京国家会议中心(CNCC)举办。区块链项目牛顿创始人徐继哲出席峰会并参加了世界区块链理事会启动仪式、《巅峰对话:区块链重新定义商业秩序》圆桌论坛,会后接受了媒体专访。徐继哲认为,区块链的本质不是技术的问题,区块链改变的不是成本和效率,而是改变组织结构,改变激励机制,这也是区块链之所以对于大多数人,包括比特币难以理解的根本原因。

《巅峰对话:区块链重新定义商业秩序》圆桌论坛(右一:牛顿创始人徐继哲)

以下是《巅峰对话:区块链重新定义商业秩序》圆桌论坛精彩观点回顾:

区块链的本质不是技术问题

现阶段区块链技术上还有很多问题,有各种各样的不如意,尤其是此刻又赶上一个熊市。区块链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区块链的本质不是技术问题,区块链改变的不是成本和效率,是要改变组织结构、改变人与人之间协作的方式、改变激励机制。这也是区块链对于大多数人,包括比特币难以理解的根本原因。因为比特币和区块链最终颠覆的是你的常识。比特币颠覆的是你对货币的常识,我们的常识里货币就是由央行发出来的一种流通的工具。你有额外的钱可以把它存在银行里面。人与人转账需要通过银行转账,但是比特币彻底的颠覆了这几个基本的观念。大家都在聊区块链,我觉得区块链最重要改变的是我们头脑当中的组织结构、协作方式以及激励方式的基本观念。
举个例子,比如说现在的公司,是我们当前的主要的组织方式。如果你要创业的话,我们要搞一家公司,找投资,有股东,有员工,这个时候一个公司成立了。这种情况下,所有人的协作只能在公司内部完成。通过建立绩效、考核大家一起协作,一起抢占市场,一起去获取更多的用户、客户和合作伙伴。随着你的公司发展壮大,你的用户必然会越来越多,反之,你的用户越来越多会促进你的发展壮大。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当有一天你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要垄断一个市场。否则,你是不可能获得长久的生存和发展的。最终这种情况下会造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协作在公司的内部完成,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你的所有的用户、客户、合作伙伴其实都是你很重要的参与者,但是他们是很难参与到你的公司运作中的。甚至在更多的情况下,公司和用户之间还有一座明显的围墙。某种程度上公司和客户还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这是从协作的角度来讲。

从激励的角度讲,任何一家公司的成长最终都是靠他巨大的用户推动这个公司成长起来的。最终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呢?这个公司去纽交所上市了。是谁享受了这个公司的价值增长所带来的财富增长呢?其实是公司的股东获得了财富的增长,当前的这个模式的本质是什么呢?大多数人贡献,少数人受益的这种模式。这个模式是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一直到现在的。如果这个模式跟过去比的话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跟未来比,他需要有一种新的更好的方式去改变,所以说区块链要改变的其实是一个组织结构、协作方式、激励机制的问题。如果说未来10年、20年会发生什么根本性的变化?我认为未来应该是由一个非盈利基金会所管理的一个社区经济体来取代一个由封闭公司所管理的垄断平台。我觉得这是未来区块链要解决的最根本的社会问题。

牛顿以及很多新的区块链项目都是一个价值传输协议

Facebook、Google等他做了一系列的产品,这个产品从技术的角度讲,他占了整个技术栈的几乎99%的比例。从利益的角度来讲,他也几乎拿走了99%的利益。但是这个产品的所有权是谁呢?这个产品的所有权是一家公司,是由这个公司的股东所拥有,在座的所有人都是这个产品的用户,随着这个产品越来越大,一个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我们所有人的数据逐渐的在这个产品里面积累,最终绑定所有人的已经从最初期的产品体验变成了对所有人绑架你的数据来获得一种垄断的优势。我觉得这个是一个信息互联网时代的现状。未来,价值互联网会发生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在现有的产品层和信息传输协议层会增加一层,这一层就叫做价值传输协议,比特币是第一个出现的价值传输协议,包括以太坊,包括我现在正在做的牛顿以及很多新的区块链项目从某种程度上他都是一个价值传输协议,我们会把大量的用户价值数据从产品层下沉到协议层,通过Token这种方式把它打散,分散到这个社区经济体里,这种情况下每一个人的价值分配会发生变化,我们所有人的创业机会也会发生变化,我相信这是一种更加先进的组织形式,更加先进的协作方式,更加先进的激励机制。

创新一定要来源于边缘

传统企业拥抱区块链基本上会失败,上一次互联网浪潮的时候,如果把时间退回到1995年,拥有最优商业资源的一定是王府井百货,王府井百货宣布说要干电子商务,理论上比阿里巴巴成功要早,但是创新一定要来源于边缘,因为每一次技术的浪潮,它都会对当时的中心产生一些颠覆式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讲,现在的大公司,这些商业中心是现有商业模式的既得利益者,他是不会改变的或者说他是拒绝改变的。

在2018年世界区块链峰会(World Blockchain Conference)官方采访中心牛顿创始人徐继哲接受了媒体采访。访谈内容整理如下:

牛顿会成为整个去中心化商业的一个基础设施

大家今天接触区块链看到的很多是类似以太猫区块链游戏产品。在2016年下半年是没有以太猫这样的产品的。在那个历史时间点去构思区块链项目,我们发现比特币的交易速度不够,无法商业化。现有的公有链,在很多基础的技术方面还有巨大的改进空间。基于这个时代背景,加上亦来云的创始人陈榕老师之前有17年之久的技术积累,还有韩峰老师,所以我们启动了亦来云项目,亦来云本质上定位为一个区块链的操作系统。至于现在为什么搞牛顿?牛顿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电商协议。现有的公有链包括以太坊在内的交易速度是无法满足真正的商业化需求,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一种面向行业应用的协议,所以牛顿应运而生,牛顿会成为整个去中心化商业的一个基础设施。

名人站台区块链项目的光环会逐渐淡去

这个现象特别突出的时间点是在2017年下半年。名人的光环会逐渐淡去,从现在开始,名人站台的作用会越来越弱,不管是区块链也好,还是以前的古典互联网创业也好,其实归根到底还是要为社会解决一个世纪的问题。区块链本身的创意会逐渐地回归到商业本质,仅仅靠拉几个人来站台就能拿一大笔钱的行业发展阶段正在成为过去。

现在几乎所有的区块链项目,都没有业务经济模型

在中国,现在的商业本质上都是基于某一个中介的。以电商行业为例,所有人都是电商生态中的一员,比如说每一个人都会在阿里这个体系里面购物。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大家的“买买买”,巨型的商业中介就会逐渐垄断一个市场,当这个商业中介来垄断这个市场的时候,就必然会推高交易成本,最终变成了一个大多数人贡献,少数人拿走利益这样的方式。这个方式本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那么未来,区块链能做什么呢?区块链归根到底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区块链要改变的是组织结构、决策方式、激励机制。在这样的模式下,我们可以打造一个由非盈利基金会所管理的社区经济体,这个社区经济体就是去中介化的商业。设计这个商业本身是很复杂的一件事,但是有两个基本点,这个点对于区块链的创业者关注比较多,消费者会关注比较少。第一就是token本身的经济模型的设计要足够科学,第二就是要有业务经济模型。我们现在几乎所有的区块链项目,都没有业务经济模型,因为现在区块链上面没有业务。很多新的区块链项目,它的token本身的经济模型设计得不够好。

对于区块链项目的设计,归根到底就是两个:第一就是token本身的经济模型的设计,第二就是业务经济模型的设计。

对于区块链技术的落地,不同的发展阶段理解会不一样

我认为区块链它已经落地了,只是每一个人对于落地这两个字的理解不一样。如果说此刻你希望区块链落地达到的效果就跟滴滴打车一样随时能用的话,目前是达不到的。但是我们可以看互联网的发展历程,雅虎时代的互联网和今天的互联网是有着天翻地覆的差异。如果按照今天的标准来讲,1995年的互联网是没有落地的,你在1995年能掏出一部手机叫一个车吗?或者在家里买一个外卖吗?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在1995年的互联网你可以上网搜索东西了,我认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落地的理解不一样。

大家在理解区块链的时候,为什么说很困难呢?就是因为你有很多先入为主的概念去往上套,但是后来发现套不进去。套不进去的根源,其实真正是我们的观念出现问题了。我认为,现在区块链本身已经落地了。当然随着落地的深入,它会在商业领域、在社交、在媒体、在更多领域去应用。

区块链技术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基础性技术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去年还有前年,炒得很热的概念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当年制造了一个巨大的泡沫,不一定比今天的区块链小太多。你会发现今天哪个东西智能了?几乎没有东西可以智能。为什么呢?其实智能的一个前提是需要先建立信任。比如说你需要家里有一个机器人为你服务,除了技术上的机器视觉、深度分析等这些技术突破之外,最基础性的一个技术是需要能够很好地在没有权威中介的情况下全自动地生产信用。有了这个机制,才有可能在人与人之间、机器与机器之间以及人与机器之间进行没有干预的协助。

所以现在的经济它其实是一种半自动。为什么是半自动呢?以购物为例,在你整个的体验当中,会设置一些关键的结点,这些关键结点需要人为去确认。比如说商家已发货,你已经收货,确认没有问题,其实这是一些关键的结点,通过这些关键的结点,你需要人为去确认这件事。为什么确认呢?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基础的信任机制。

区块链恰恰是要解决的是在没有权威中介的情况下可以自动化生产信用,有了这个基础再加上人工智能,物联网,整个经济就会从现在的半自动进入到一个全自动以及更智能的状态。所以我认为,区块链发展好了,人工智能才能跑起来。

每一个设备都要有IP地址,后来发现IPV4已经不够用了,我们搞一个IPV6,IPV6大到地球上每一个沙子都有一个IP地址了,并且这个基本上已经实现了。随着区块链的发展,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每一个设备除了有一个IP地址之外,它还会有一个钱包地址,这样设备与设备之间就可以实现自动化的信息的订阅和转移。比如这个灯泡用了多少电,它自己交钱就可以了。设备之间可以进行信息订阅,实现价值转移。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认为区块链技术其实是一个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基础性技术。

据悉,本届世界区块链峰会力邀全球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近1000名区块链行业精英共同出席。峰会设置有两大平行主会场,全面深度聚焦区块链“产业”与“技术”,涵盖区块链发展趋势与未来,区块链+游戏,区块链技术应用与投资,布道区块链,区块链应用场景与区块链项目路演等多个主题方向,邀请到相应领域的重磅嘉宾出席分享,共同探讨区块链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商机。这是迄今为止,国内乃至亚太地区举办的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行业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