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游戏研究报告(二)

区块链游戏研究报告(二)

导读:此篇是承接上篇 区块链游戏研究报告(一),此篇讲述的是区块链游戏研究报告中,后两个章节内容。分别是:游戏市场商业模型分析、区块链游戏未来展望。

4、商业模型分析
4.1 传统游戏商业模型分析
传统游戏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游戏玩家向游戏商进行缴费的方式运作,收费模式通常有以下三种:

区块链游戏研究报告(二)

• 时长收费:即向玩家出售点卡作为玩家可以进行游戏时长的凭证。
• 游戏收费:即购买和下载游戏需要花钱,或者出售拥有游戏资格的账号来获利。
• 道具、服务收费:此类收费最为常见,游戏中的游戏币、极品道具、会员等服务可以通过钱去购买。
4.2 区块链游戏商业模型分析
相比于传统的游戏商业模型,区块链游戏模型更加的复杂与多样,大致可分为这三种。分别是:投机属性、消费属性、流量属性。
4.2.1 以投机属性为主的游戏
此类游戏占据了目前区块链游戏大部分市场,其中代表性的游戏有Fomo3D以及早期的CryptoKitties.此类游戏的特点在于游戏的参与者有机会凭借游戏的机制赚得高昂的收益。

区块链游戏研究报告(二)

就Fomo3D代表的博彩类游戏,早期参与的玩家能够快速回本以及盈利,后期参与的玩家则面临着回本无望的困扰,而作为游戏开发团队则稳赚资金池2%的收益。而CryptoKitties在加密猫的交易中类似于一种击鼓传花的性质,也是早期玩家赚新玩家的钱,而游戏的开发团队也可以通过一些道具的售卖获得收益。
4.2.2 以消费属性为主的游戏
作为一款以投机属性为主的游戏有一个天然的弊端,即游戏早期给人塑造一种能够迅速赚钱的印象,吸引-大批玩家参与,而到最后玩家们发现只有开发者能赚钱自己在亏钱于是纷纷离场,导致游戏死掉,这是一个不健康的循环。  “投资”属性的区块链游戏除了收割币圈投资者的存量资金,完全没有给币圈带来更多的新用户和新资金!

区块链游戏研究报告(二)

因此,区块链游戏需要更多以消费属性为主导的游戏,即降低游戏的消费成本,增强用户的游戏体验,提升用户粘性,吸引外部游戏玩家加入,同时削弱游戏中击鼓传花资金盘性质的元素,游戏的开发者通过提供优质的游戏服务获得收入。
4.2.3 以流量为导向的游戏
此类游戏属于消费类游戏的分支,只是商业模式有所区别。目前的区块链游戏架构在公链生态上,一款现象级游戏的诞生对于 整条公链的价值会有深远的影响。公链中的节点作为记账人,通过诚实的记账行为可以获得记账奖励,同时公链价值的提升也能提升他们作为节点的收益。

区块链游戏研究报告(二)

在这种机制下,一款游戏的机制可以如此设计。游戏玩家参与游戏,提升了公链用户群体以及网络活跃度,节点收益提升,节点将部分收益拿出来给游戏商分红。以ETH公链为例,如果一款现象级Dapp能够创造10000笔交易每天,平均每笔交易所消耗的矿工费为1元,作为矿工整体当天的额外收益就是10000元,那么为了激励此类游戏的开发,矿工可以将受益的50%贡献出来用于奖励游戏的开发者。
5、区块链游戏未来展望
区块链游戏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基础设施不完善,周边工具以及相关服务稀缺,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声明周期过段也成了目前区块链游戏的一大诟病。那么区块链游戏究竟有价值吗?未来又会如何发展?
5.1 区块链游戏价值分析
5.1.1 游戏资产赋予所有权属性
在游戏中,玩家所获取的同质类积分、道具可以用ETC20技术的token所表示,而非同质类道具则可以通过ERC721技术表示。将游戏资产存放至个人持有私钥的地址中,即便是游戏商也无法拿走。

区块链游戏研究报告(二)

强资产属性使得游戏中几乎所有被token标记的物品都可以自由的交易流转,而无视游戏规则的限制。我们可以设想如下情景,-款大型的网游需要在PC端运行,而游戏中产出的道具、积分通常需要启动游戏才能进行交易等相关操作,运用区块链技术后,这些资产只需要存储在手机的轻钱包APP中,在平时就可以到游戏资产交易平台中交易转让。
5.1.2 促进游戏间生态交流
对于数字资产它并非由游戏商所创建,而是通过去中心化的加密协议发行。比如加密猫中的ERC721token,即便这款游戏不复存在,游戏的资产仍然不会消失。
这种技术有助于数字资产的跨游戏复用。随着游戏生态的扩大,先是在同一条公链中,不同游戏之间的资产可以相互兑换,甚至一种游戏资产可以应用到不同游戏中,增强其资产属性,保证游戏资产的保值。随着跨链及侧链技术的成熟,不同公链上的虚拟资产也可以在两个游戏之间相互流通,最终构建一个大融合的游戏生态。
5.1.3 机制透明,增强游戏的公平性
由于区块链中大多数项目代码开源,允许任何人进行检验。作为游戏玩家,可以对游戏规则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在游戏机制透明的逻辑下,玩家可以清楚的知道并相信某个宝箱的开宝概率,某个稀有武器是不是真正稀有,开发商所承诺的是否真正兑现。在传统游戏源代码黑箱的情况下,这些完全可以由游戏运营方随意调节。
5.1.4 扩大区块链的受众群体
倘若区块链+游戏能够将上述的优势发挥出来,给予游戏玩家一个更优质的游戏体验,那么势必会加速区块链技术与价值的普及。区块链游戏获得更多的关注与资金,也有助于整个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5.2 区块链游戏发展方向
在3.2章节中介绍了区块链游戏的发展现状,总之游戏体验与用户数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但是区块链技术本事还是给我们提供了很充足的想象力,随着未来公链性能的提升,行业人数进一步扩展,区块链游戏生态也会更加丰富多样。
5.2.1 虚拟资产的游戏外流通
在传统的游戏中,也存在着游戏道具交易平台,比如5173网站,实际上平台所起的作用是作为第三方的中介对买卖行为进行担保,其担保的标的并非虚拟资产本身,而是将道具或者游戏账号发送给卖方的这一行为。目前的技术已经允许同质化资产ERC20-token与非同质化资产ERC721-token在链上流通,受制于游戏的体验以及用户数量未能广泛进行。

区块链游戏研究报告(二)

在未来,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钱包不再是一个资产存储的场所,成为了人们参与到区块链应用的入口的时候,伴随着去中心化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的成熟,点对点的游戏道具、积分的流通会逐渐成为常态。
5.2.2 游戏规则上链运行
目前中心化游戏普遍存在游戏规则任意更改,游戏参数不透明的问题,例如极品装备的掉落、抽奖的概率等等,容易引发信任危机。将核心写入区块链中,并允许任何技术人员进行检验,从而保证游戏玩家对游戏开发者的信任。目前Fomo3D正式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参与者与游戏开发团队之间的信任问题,以后这种机制会更加的常见。
5.2.3 大型网游与区块链的广泛结合
网易的逆水寒为其他大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腾讯、完美等大型游戏巨头肯定也不满足于开发养成类这种小的区块链游戏。在巨头们游戏产业竞争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区块链+游戏的结合,既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有利渠道,也是顺应技术潮流,扩展用户群体的方式。
5.2.4 游戏整体链上运行

这是游戏产业发展的最终形态,游戏的全部逻辑代码都在链环境中执行,并由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承载和存储数据,在这个场景下需要可信、高效、无延迟的运行容器与轻量级的节点,用于游戏的运行。但是,目前业界尚无决定性的技术方案,各种链的性能和算力目前都不可能支撑。